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People.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People. Show all posts

Friday, June 08, 2007

被遺忘的時光 - 蔡琴


這首歌因為無間道的成功而重新被許多人認識,我一直很喜歡蔡琴有些低沉而溫暖的聲音,像是記憶中醞釀已久的美好往事,那樣熟悉而又教人懷念不已...

不禁想起童年的時候,和哥哥一起坐在老家的大床上,聽母親教我們唱蔡琴的那首「讀你」,那是初次聽見她的歌聲,低迴溫柔地唱著"讀你千遍也不厭倦",從此她的聲音就和童年的記憶一起鎖進腦海中,充滿了美好與懷念..

一晃眼20年過去,再一次在這部電影中驚喜的聽見她的歌聲時,有種彷彿是老朋友久別重逢的欣喜,不需要多餘的客套贅詞,就這樣簡單的溫暖了所有分離的空白!

一起來聽聽這首歌吧!這是一首適合在夜晚,一個人安安靜靜聆聽的歌~



<被遺忘的時光>

詞曲︰陳宏銘

是誰在敲打我窗 
是誰在撩動琴弦
那一段被遺忘的時光
漸漸地迴昇出我心坎

是誰在敲打我窗 
是誰在撩動琴弦
記憶中那歡樂的情景
慢慢的浮現在我的腦海

那緩緩飄落的小雨
不停的打在我窗
只有那沈默不語的我 
不時的回想過去


蔡琴的官方網站【墬入琴網】

Read More...

Tuesday, April 17, 2007

The Tudors《都鐸王朝》亨利八世的婚姻與政治



最近在看SHO頻道播映的一齣歷史劇,"The Tudors" - 《都鐸王朝》,目前第一季已播了3集,不似正經八百的正統歷史劇,倒有大部分著墨在描寫英王亨利八世的個人情史,跟眾多女人之間的風流韻事,政治上的作為則有些輕描淡寫的帶過,算是拍得頗有娛樂性的歷史劇。


既然是走大眾娛樂的路線,當然不能少了俊男美女,裡面幾個主要的年輕演員都長得很不錯,包括了演亨利八世的 Jonathan Rhys Meyers,在演員介紹中提及他也曾參與《不可能的任務III》(Mission Impossible III)以及《愛情決勝點》(Match Point)的演出,先不管到底歷史上的亨利八世長甚麼樣子,找個帥的主角對收視率絕對有幫助。


身為SHO自製的影集,品質自然不會太差,戲裡的服裝以及珠寶飾品都算頗為考究,有襯托出皇室輝煌的氣勢,不過或許是受限於製作費用的因素,有些場景拍得太小家子氣了點,如國王的御用馬車、船,以及一些接見外臣的排場,讓這個國王不免當的有點寒碜...





話說亨利八世 (查看維基百科),這個國王在歷史上非常赫赫有名,不過出名的原因不怎麼風光,他的一生中共娶了6個老婆,除了第3任妻子因病過世,和最後一任妻子因他逝世而躲過一劫外,都沒有甚麼好下場,其中有2個被他送上斷頭台,兩個被休離。

他在政治上最為人知的一項政績便是強力推動宗教改革,原本一向隸屬於羅馬教廷管轄的英國教會,在這一波改革中脫離了羅馬教廷,亨利八世並自任為英國教會世上的最高權威,這個變革讓他如願的得以離婚,同時也大大的提高了國王的權力。


The Tudors 英文官網



Read More...

Monday, March 05, 2007

[Movie] 終極追殺令 Léon - by Luc Besson


Sting - Shape of My Heart


記得很多年前,曾經有人問過我最喜歡哪一部電影,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好看的電影很多,不同類型要如何比較出高下?


我記得當時想了很久很久,最後的回答是 - 終極追殺令

故事圍繞著一個殺手和住在他隔壁的小女孩,從沒有任何對話交集的對門鄰居,到共同生活。那個小女孩,當年以這部片驚艷全球,她就是娜塔莉波曼,相信很多人對她並不陌生,她之後在烈火悍將(Heat)中演艾爾帕西諾那個有自殺傾向的女兒,是個演技和外表同樣出色的女星。演殺手的則是尚雷諾(該叫他法國一哥嗎?),盧貝松很多部電影中都看得到他的演出,他在這部片中的角色很有意思,是一個嗜喝牛奶,有輕微強迫症的殺手,與人群疏離卻有一顆柔軟的心,每天都要仔細的擦拭著他心愛的綠色盆栽,睡覺從不閉眼,因為怕被暗殺...


第一次看到這部片,是在高一的時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盧貝松的電影,其實客觀來說這片並沒有很特別的劇情,也沒有甚麼峰迴路轉的驚奇與特效,盧貝松卻將它拍的精采動人,讓人久久不忍或忘。


我很喜歡它的片尾曲--Shape of My Heart,在最後小女孩將那株綠色盆栽,種入土裡時慢慢響起,很冷調的英國搖滾,也是因為這部電影,我才認識這個歌手--Sting。


關於盧貝松 Luc Besson

盧貝松的電影作品中,我最喜歡的是終極追殺令,還有另外一片就是碧海藍天(The Big Blue),都算是那個年代的經典,他那個時期拍出來的電影,有一種未經雕飾的單純和直接,他就像是一個說書者般,充滿誠意的在向觀眾訴說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故事,他後來也拍了很多大製作的片子,像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聖女貞德(The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等,不知道為什麼卻失去了當時那樣真實的感動。


關於娜塔莉波曼 Natalie Portman (1981)

她拍過的電影數量並不算多,記得很多年前曾經在報上看到,她的母親為了希望她能專心求學,所以刻意在高中那段期間減少她的拍片量,最後她也順利的考上了Harvard University。
印象中她挑片的標準還蠻特別的,偏好一些怪怪的角色,演出的電影也都有一定的水準,不過她最廣為人知的角色,大概還是星際大戰(Star War I/II/III)中的Padmé公主吧~



其他相關連結

尚雷諾 Jean Reno (1948)

終極追殺令 - Léon (1994)

史汀 Sting (1951)


Read More...

Tuesday, February 20, 2007

經典老歌 Hello - by Lionel Richie


Hello - by Lionel Richie

我很喜歡的一首英文老歌,適合在安靜的晚上聽。

這首歌於1984年推出,即登上美國告示榜雙周冠軍,算是80年代的經典歌曲之一。因為Lionel將這首歌唱得既深情又浪漫,據說在推出後,即成為廣大不擅言詞男性的最佳求婚歌曲,Lionel Richie功德無量啊~


Hello (1984)

Ive been alone with you
Inside my mind
And in my dreams Ive kissed your lips
A thousand times
I sometimes see you
Pass outside my door
Hello!
Is it me youre looking for?
I can see it in your eyes
I can see it in your smile
Youre all Ive ever wanted
And my arms are open wide
Because you know just what to say
And you know just what to do
And I want to tell you so much
I love you

I long to see the sunlight in your hair
And tell you time and time again
How much I care
Sometimes I feel my heart will overflow
Hello!
Ive just got to let you know
Because I wonder where you are
And I wonder what you do
Are you somewhere feeling lonely?
Or is someone loving you?
Tell me how to win your heart
For I havent got a clue
But let me start by saying I love you

Hello!
Is it me youre looking for?
Becuase I wonder where you are
And I wonder what you do
Are you somewhere feeling lonely?
Or is someone loving you?
Tell me how to win your heart
For I havent got a clue
But let me start by saying I love you


About Lionel Richie

Read More...

Monday, February 19, 2007

Nina Simone-來自靈魂的溫暖


Wild is the Wind - by Nina Simone

第一次聽到Nina Simone的名字,是在一部很多年前的電影-雙面女蠍星(Point of No Return),我很喜歡女主角-布莉姬芳達,她在電影中演一個女殺手的角色,住在一棟位於海邊的木屋,每到雨天,她就會不停的放著Nina Simone的歌,當低柔的歌聲緩緩唱道 Love me Love me...整部電影冰冷灰暗的氣氛便多了令人眷戀的溫度。

2006年,Michael Mann的邁阿密風雲(Miami Vice),片中也可以聽到Nina Simone的歌聲 - Sinnerman,這首歌由很多不同的歌手演唱過,我很喜歡Nina Simone的這個版本,將靈魂樂自由奔放的旋律表現的恰如其分。不過不推薦電影本身。



WILD IS THE WIND (1966)


Love me love me say you do
Let me fly away with you
For my love is like the wind
And wild is the wind

Give me more than one caress
Satisfy this hungriness
Let the wind blow through your heart
For wild is the wind

You touch me
I hear the sound of mandolins
You kiss me
With your kiss my life begins

You're spring to me
All things to me
You're life itself

Like a leaf clings to a tree
Oh my darling cling to me
For we're creatures of the wind

Wild is the wind
Wild is the wind
Wild is the wind



關於布莉姬芳達 Bridget Fonda

她當年拍的雙面女郎(Single White Female),是我小時候心中的經典驚悚電影。雙面女蠍星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片拍得有些夢幻,不過我很喜歡(不負責任推薦~),布莉姬芳達在超級市場狂買義大利小方餃的片段,讓我對這種食物有了一種極為浪漫的想像...





相關參考資料

Nina Simone - Discography

Wikipedia - Nina Simone

Wikipedia - Bridget Fonda

Wikipedia - 邁阿密風雲Miami Vice


Read More...

Sunday, February 18, 2007

2007 Reading List No.2 - 白色城堡


The White Castle 白色城堡
by 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

一個沒有名字的人,兩個擁有同一張面孔的人...

前陣子在蘋果日報的副刊上,看到小野介紹這本書,感覺很有意思~




以下摘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內容簡介

《白色城堡》是一名年輕威尼斯學者的故事,他在乘船從威尼斯航向那不勒斯的途中,遭到土耳其船隻攻擊,並且被俘虜送往伊斯坦堡。在此,他成為土耳其人何雅的奴隸。何雅外貌神似這名年輕義大利人,而且也受過高度教育──至少就其身處的時代與空間來說── 他想要從這名義大利人身上瞭解有關西方的文學、科學與工藝等一切。

日子一久,這名威尼斯人與何雅愈來愈難以分辨,不是在於他們的外表,而是在於他們的思想與行動。他們合作為土耳其蘇丹進行了一連串的計畫,最後一項是研發一件用來對抗波蘭與其西方盟軍的戰爭武器。武器在圍攻與書名所稱的「白色城堡」時上陣,此時,兩人在城堡的身影底下,終於體會到,「多年來以為是巧合經歷的許多事,其實是不可避免的」。就在這個時候,奴隸與主人做了這件「命定」的事,而歐罕‧帕慕克也在這裡留下一道謎題,關於兩人身分的難解之謎……

《白色城堡》是一本充滿想像力的著作,探討了身分認同與文化差異的觀念,東方與西方的接觸,以及土耳其在世界版圖上有時顯然未知的部分。


作者簡介

  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一九五二年出生於伊斯坦堡,就讀伊斯坦堡科技大學建築系,伊斯坦堡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並曾在紐約客居三年。自一九七四開始創作生涯,至今從未間斷。
  帕慕克在一個文學家庭中成長,他的祖父在凱莫爾時代建造國有鐵路累積的財富,讓他父親可以盡情沉盡在文學的天地間,成為一位土耳其的法文詩翻譯家。
  生長於文化交融的之地,養成他不對任何問題預設立場,一如他的學習過程;他在七歲與二十一歲時兩度考慮成為一位畫家,並試著模仿鄂圖曼伊斯蘭的細密畫。他曾經在紐約生活三年,只為了在如同伊斯坦堡般文化交匯的西方城市漫步街頭。他數度在伊斯坦堡科技大學建築系唸書,卻在伊斯坦堡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
  約翰‧厄普戴克將他與普魯斯特相提並論,而他的歷史小說被被認為與湯瑪斯‧曼的小說一樣富涵音樂性;除此,他也常被書評家拿來跟卡爾維諾、安貝托‧艾可以及尤瑟娜(Marguerite Yoursenar,法蘭西學院第一位女院士,作品《哈德里安的回憶》等。)等傑出名家相評比,他自己也說他非常喜歡尤瑟娜,她的傑出散文所呈現的調性與語言都是帕慕克所運用的特質。
  近來,他關心政治上的激進主義;例如,庫德族的問題有沒有完美的解答、九一一之後,他積極參與「西方的」與「伊斯蘭的」相關討論、他嚴厲的反對「黑白問題」的激化。有時候他蓄意的提出問題,有時候他刻意壓抑;他時時關注政治的、文化的甚至是社會的問題,一如他的小說人物。他在一次專訪中說:「如果你試著去壓制記憶,而他總是會在某些時候浮現。而我,記起了什麼?」



相關資料 -

Orhan Pamuk - The Official Site

Wikipedia - Orhan Pamuk

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不小心成為小說家的帕慕克

土耳其諾貝爾獎文豪是「壞孩子」

Read More...

Sunday, November 26, 2006

帥到不行的金城武 令人無言的十面埋伏



前幾天金馬影展上,金城武的造型教人有些錯愕…

我挺欣賞他這次留的大鬍子,從沒看過他這樣的形象,覺得很新鮮,給人一種粗獷不羈的男人味。
但是髮型就...,雖然臉還是一樣帥氣,卻形成了詭異的反差…

還是來看看他深情款款的電影劇照吧!


Read More...